0710

從音符出發,走進人心—金牌製作人陳子鴻的創作、轉型與人生哲學

對創業者來說,他的人生像一本不斷重寫的成長手冊——
從《張惠妹-我愛快樂》《江蕙-酒後的心聲》的深情,陳子鴻用音符定義了一個世代。
他從製作助理做起,歷經三十年、打造無數華語樂壇的經典,站上產業巔峰。
但他沒選擇留在舒適圈,而是選擇再出發——走進科技、學習AI、打造虛擬偶像。
他的創作理念與人生哲學,不再只是寫歌,更是在變局中持續進化的勇氣與實踐力。

始終保持一顆持續學習的心,迎戰快速變動的世界;
而創業者,更需擁有這樣的心態——將焦慮轉化為創新動能,
不僅依賴最新技術或工具,更要不斷自我學習與重塑。
創新,往往源於企業文化的轉變與重建。


❚ 從文科到科技:創業路上真正的轉型,是從不懂開始
自小念文科的陳子鴻,因與科技公司合作打造虛擬偶像,
在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夥伴溝通過程中,發現語言難以對接、邏輯無法銜接,
這讓他意識到:「我說的話工程師聽不懂,而我們的想法也難以對焦。」
為了真正建立與夥伴之間的對話能力,他選擇攻讀臺大工業工程學研究所,學習理工邏輯與系統思維。
對我們來說,這一步也極具啟發性——在組織轉型與跨界整合的時代,
創業者最不能失去的,是對外開放的天線、好奇心,以及吸收多元知識與創意的能力。


❚ 學習與實踐,企業創新X AI雙重推手
我們不僅能學到創新技巧,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後的心態。不僅僅是某一項技術的應用,
而是創新思維、勇於挑戰傳統、持續學習並與時俱進的精神。
陳子鴻:「其實在教導學員時,他也在學習。」
他勇於將年輕世代的創新能量導入企業,擁抱新知、迎向未來。
當AI快速發展引發焦慮,但其實也增添了許多加速決策,
而是要具備快速試錯與靈活反應的能力。
需要具備靈活性,擁抱學習,快速試錯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找到創新突破的機會。


❚ 真正有價值的資產,是「別人願意尊重你」
陳子鴻:「你要把你做的事看得很重要,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。」
這不就是我們這群創業家一路走來最難學的?
年輕時總以為掌握關鍵技能、賺進第一桶金、建立品牌聲量後,就可以靠「專業的傲慢」吃一輩子。
但現實會提醒你:沒有人非你不可,市場也不會為你停留。
唯有成為值得被尊敬的人——不仰賴頭銜、不倚靠招牌,
而是透過做事的態度、對人的誠懇、以及願意付出的心,才能讓事業長久穩健。


人生如歌,焦慮是旋律,態度是節奏。
真正的創新,不在追逐潮流,而是能否從日常中,
聽出關鍵字、拆解結構、重組觀點、建構新模型,
不斷調整與優化,創造出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而這,需要企業領導者擁有長遠的視野與持續進化的勇氣。




#三聲有幸 #陳子鴻 #製作人 #藝人 #巨星 #歌手 #唱片 #演藝圈 #江蕙 #張惠妹 #喜歡音樂
#藝術 #情感 #人物專訪 #汪志謙 #林明樟 #陳子鴻 #一首歌一個公式一個概念

 

查看訂單 登入會員